国资委招聘企业管理人才的目的肯定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愿望是好的。之所以全球招聘,而不是主要集中在国内筛选,不外乎国际视角、管理技术引进……等等,总之或许在洋庙里面待过的和尚好念经,能将咱们土庙的管理水平提高一些。但是如果国外的管理方式对国内企业不适合,或者外企本土化后的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问题,或者以往招聘的结果不好,那这一做法的性价比就值得质疑了。\n
个人以前在咨询、生活中接触过的一些在本土外资企业上班的人士,了解到的结果不尽乐观。\n
有的企业属于外资在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来,高管是外籍人士,采用与全球一样的管理方式。虽然其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完备性无需置疑,但是在具体制度实施效果和内部管理效率方面也有待商榷。企业内部同样存在人浮于事、因人设岗、派系斗争、能上难下等弊端,外资企业的管理优势完全不能体现出来。朋友有云:不少地方比国企还国企。\n
还有的企业是外资收购的发展较快的原内资企业,高管以国人为主,间杂以外籍人士。企业业务实现了国内国外两面开花,总部在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必要支持,但是不进行过多强制,只是在财务指标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使得公司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中。但是这家企业在被外资收购后,同样未能解决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在制度和相关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无法有效提升,而且还新“学”到了不少外企的问题,例如各管一段缺乏统筹、高人力成本等,法制没有建立起来,人治又丢掉了。\n
而且在以往的工作中还在一些央企中遇到过上次国资委招聘来的人员。在访谈中可以感受到这些人员的素质确实不错,对业务和管理的想法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在企业中就属于“被圈养起来”的人,虽然待遇不错但缺少实际权力、缺少话语权,鲶鱼效应极其有限,企业管理依然故我。\n \n
归根结底,种子开花离不开土壤、阳光、雨露。要想任何人员和管理方法在企业中起作用,就不能脱离社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必须有相适应的管理基础、用才制度、企业文化做基础。类比前两类企业,再看上次“选秀”的结果,希望国资委能够不仅着手于选秀和撒种,更能在如何加强后期管理上面下功夫,否则代价高昂、事倍功半,不做也罢。\n\n
北大纵横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中国起步最早,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它先后为国内近千家企业提供一流管理咨询服务,其中三分之一为国内500强或上市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公司与政府各主要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研究机构、各高校建立了广泛联系,从而使得公司拥有众多的专家为公司项目的运作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