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劣的人性探源
发布时间 2014-07-04 来源 -
\n

\n    企业的竞劣行为,不论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是在老牌发达国家均广泛存在。撇开哲学家们抽象的人性善恶之争,我们或许可以从人性的不完美以及人类行为的具体特性出发,来分析竞劣行为的普遍性。

\n

\n     自我动机PK利益动机

\n

\n     自我动机的被忽略使人们更多被利益动机左右,开出了竞劣行为的恶之花。

\n

\n     造假和欺骗是比较常见的竞劣行为。丹·艾瑞里(Dan Ariely)教授在其新著《不诚实的诚实真相》中指出,人类的不诚实行为具有普遍性。例如撒谎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倾向,是自发和普遍行为。而大多数成年人的谎言除了少量是善意的以外,更多是有意为之的欺骗。

\n

\n     依照艾瑞里的观点,大多数人会约束自己的不诚实行为,因为我们的行为受两种相反动因的影响:一是希望自己诚实可敬的自我动机;二是期望获得更多金钱的利益动机。每个人都会在这两种动机之中维持着平衡,以便在欺骗获利后,仍将自己视为诚实优秀的人。艾瑞里发现欺骗客户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但欺骗者会约束自己的欺骗行为、设定欺骗的边界:比如只从事小额的欺骗。这就像孔乙己所说的“窃书者非盗也”,实际上是从心理上合理化自己的欺骗行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和知假买假的消费者,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常合理的,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

\n

\n     遗憾的是,商科教育中,利益动机得到了强化,而与自我动机相关的商业伦 理课程比较缺乏。或许是由于来自商界或政界的谎话过多,以至于在全球范围内,80%以上的公众认为企业或政府领导不会讲真话。自我动机的被忽略使人们的行为更多被利益动机左右,在贪婪之心的驱使下,开出了竞劣行为的恶之花。

\n

\n     贪婪和对利益的过度渴求,成为海砂楼、三聚 氰胺奶、苏丹红蛋、洗衣粉油条等产品问世的心理基础。实际上,这些决策不仅不是最优的,可能连次优也算不上。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首要约束是合法性约束,否则贩毒、盗窃和抢 劫就是最为有利可图的事业;其次是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所以诚信、守约、货真价实是经营可以持续的前提;第三个约束就来自人们内心的自我动机,它决定你允许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谎言牟利。最后才是利益目标与成本约束。罪与非罪、善与恶的选择,远远重要于企业利润多与少的选择。

\n

\n     竞争中的好胜与嫉妒

\n

\n     一个眼里只有竞争对手而没有客户利益与市场需求的企业,不管多么善于竞争,都注定要走向毁灭。

\n

\n     造谣、抹黑和贬低竞争对手,也是常见的竞劣行为。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会这么做。更有甚者,好胜心会导致对竞争对手极为讨厌乃至仇恨,进而升级自己的竞劣行为,甚至发展到投 毒、谋杀。人性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多数人都具有强烈的嫉妒心,容不得他人特别是竞争对手比自己优秀,所以贬低他人的人品、学识、能力就屡见不鲜,同样,贬低对手的技术、产品、服务、品质,千方百计破坏竞争对手的计划和行动,也是常见的竞劣行为。这种贬低和破坏行为既满足了人性中的好胜心,又释放了强烈的嫉妒情绪。

\n

\n     好胜和嫉妒导致企业过度关注并努力去破坏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为,从而为了战胜对手而付出高昂代价。创建于1727年的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在2008年亏损241亿英镑,创出英国企业的最大亏损纪录。导致RBS崩溃的原因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其对荷兰银行的收购。2007年3月20日,荷兰银行宣布和英国巴克莱银行正在进行排他性的合并谈判。为了破坏竞争对手的好事,RBS立即展开行动,最终令巴克莱银行退出了竞购,以710亿欧元的价格完成了收购(巴克莱银行与荷兰银行达成一致的收购价格为670亿欧元)。有媒体披露,在兼并荷兰银行一事上,RBS 举行了18次董事会会议,每次都是全票通过。然而,战胜竞争对手的快乐是暂时的——2008年241亿英镑的亏损中,有150亿英镑是该收购导致的。破坏竞争对手的计划和战胜对手的冲动,足以让RBS的董事们不再质疑收购行为及其报价的合理性。

\n

\n     被竞争的迷雾笼罩双眼的高管和董事比比皆是,充斥他们大脑的是下面的故事:两个经理人在树林里行走,突然一头狮子从后面追了上来,其中一个人立刻跑起来,另一个人对他说:“你跑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狮子。”忙着跑的人说:“我不是要跑过狮子,而是要跑过你。”这个故事的广泛流传表明,竞争导向的管理学教育和研究是多么的成功。今天,我们讨论企业的战略几乎就等同于讨论企业的竞争战略。战略似乎仅仅是为了战胜竞争对手而存在,而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服务,不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和实现客户的利益。一个眼里只有竞争对手而没有客户利益与市场需求的企业,不管多么善于竞争,都注定要走向毁灭!RBS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n

\n     侥幸、轻信和疏忽的悲剧

更多相关信息
热点资讯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服务声明 | 汇款方式 | 留言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新华船舶猎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13065157号
企业招聘热线:0755-86381010 微信/QQ:10807832 邮箱:mr.yu@vip.163.com
未经 新华船舶猎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