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高的中产
发布时间 2014-07-04 来源 -
\n

  “中产”这个时代热词正越来越变成一个调侃的词汇。10月9日,全球最大的保险与资产管理集团安联发布《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的富裕中产人数占了全球的 1/4。中国真的有如此多的中产吗?这一高比例再次引发社会热议,有网友纷纷感慨:“我给国家丢脸了”,“不是中产、是好惨”。此前中国社科院报告 “37%城市居民是中产”和亚洲开发银行报告“中国中产已超8亿”也都曾让舆论惊呼“被中产”。  \n

  中产数量的华丽数字与国内社会的现实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此。究其根源,一个原因是平均主义惹的祸!中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早已预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被平均的现象掩饰了畸形的财富蛋糕分配。有一首打油诗如此描述中国老百姓收入被平均的尴尬:“楼上住着个张千万,楼下住着9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人人都是张百万。”在如此平均主义下,许多人想不被捧到中产都难。\n

  另一个因素是中产的划定标准。虽然中产至今并无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基本形成共识的是,中产的界定并不仅仅依据收入,教育文化、社会地位、价值创造等也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但现实中这些所谓的中产人数规模,过多的是依据收入这个单一指标,却很少考虑收入数字背后的实际生活负担和幸福指数,这当然也会让中产行列的人数变得虚胖。\n

  众所周知,中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橄榄型社会的“稳定器”。但当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社会—处于塔顶的是极少数拥有了极大社会财富的富人,更多的穷人则栖身塔基底层,而本应成为社会稳定基础的中产却所占比例很少。而且,这些所谓的中产很大一部分过着与“奴”字相伴的生活,“房奴”、 “车奴”、“卡奴”、“孩奴”、“菜奴”等大山压顶,“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一场大病毁掉一个中产”已是不争的社会现实。\n

  中国的中产很大程度上是弱不禁风的,纵然许多白领有中产收入之名,却并无中产生活之实。憋屈的中产遭遇着一轮轮剪羊毛的尴尬,俨然掉入了一个虚妄的陷阱。因此,所谓“中国富裕中产人数占了全球的1/4”更多的只能被视为注水版的阶层结构,不要太迷恋这一传说!而如何为中产减负,营造公正平等的竞争机会,给中产搭建一个向上流动的“梯子”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n

  作者系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创立于1992年的正略钧策是中国成立时间最久、业务种类最全、员工人数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正略钧策作为中国大型综合性专业化管理咨询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运作信息化咨询、教育培训服务、投融资咨询、高级人才服务、企业文化咨询、政府咨询、管理图书出版等。

 
 
更多相关信息
热点资讯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服务声明 | 汇款方式 | 留言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新华船舶猎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13065157号
企业招聘热线:0755-86381010 微信/QQ:10807832 邮箱:mr.yu@vip.163.com
未经 新华船舶猎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