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相信”的加水系统
发布时间 2014-07-04 来源 -
\n

  “使能”管理(1)\n\n

  让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n\n

  有一天晚上,妈妈将爸爸拽到一边说:“我们给小红换个学校吧,这个学校都是些什么学生啊,老师也不管,读书能好吗?”(妈妈在抱怨环境不好)\n\n

  爸爸颇不以为然:“和学校有什么关系,小红天天回家就看电视,读书好才怪了。你也不管管。”(爸爸认为这是小红的行为问题)\n\n

  妈妈说:“看电视有益于发展情商,你看她英语和语文也不错嘛,就是数学不好,看来她天生就不是读数学的料。”(妈妈认为小红的能力不行)\n\n

  爸爸说:“我看不是。她天天看《豪门恩怨》,总觉得打牌、陪人玩,长袖善舞才是王道,当然不想读数学了。”(爸爸认为小红的价值观导致了问题发生)\n

  妈妈挠了挠头,说:“你说得对,我听她上次聊天的时候,觉得自己要嫁个富二代,生活就容易了。就是这样的身份认知让她有这个感觉的。”(妈妈觉得小红的身份认知影响了她的判断)\n\n.......\n

  \n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对于小红的讨论从环境上升到身份认知,每一层逐渐深入,每一层都对下一层有影响,也对人的表现有影响。企业管理和生活一样,也具有六个层次的心理关系。把握好这六个层次,就能够很好地引导组织实现高绩效。\n

  \n如今,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重视调试员工状态以达到最佳,许多考虑已经超出企业内部组织层面。鉴于此,新加坡印咨询集团将在本专栏中,从外围到内核,按照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到人心六个层面逐层探讨,与读者共享管理2.0时代的人心管理。本期话题触及管理的最外层——环境层(when/where)。\n\n

  \n始于“相信”的加水系统\n

  \n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为以下场景而苦恼:队伍年轻化,越来越多生长在Web 2.0时代的85、90后员工成为工作主力军;员工虽然年轻、有个性、想法很多,但工作意愿不强,缺乏激情,内部沟通成本高;Web式互动不少,却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还经常出现不和谐的声音......\n

  \n怎样为员工营造一种正面向上的环境?\n\n

  \n积分管理行不通?\n

  \n长久以来的绩效管理多基于偏重扣分与逃避痛苦的激励方式,加上绩效辅导的不完备,很难给员工带来幸福感。也有管理者尝试将绩效之外的员工正面行为纳入激励范畴,并引入了积分管理办法,但执行起来依然困难重重:首先,管理中的各种行为难以穷尽,一旦试图去穷尽就会发现,完全穷尽等于所有行为都有积分,最终结果与没有积分是一样的;其次,一旦积分管理办法出台,员工只会去做为积分服务的事,于是又回到了问题原点。\n

  \n所以,一旦企业使用积分管理,就会变成每天工作都是一个个指标的完成,员工的表现则是一个个分数的叠加,最后逃不掉“控制”的老路。\n

  \n该怎么办?\n

  \n如果你去调研和访谈你所有的员工,会发现,他们工作最重要的源动力无非来自两方面:一是为获取金钱来实现养家糊口与物质享受,二是追求被认可的价值感。过去的激励考核多集中在物质层面,缺少有效的精神激励。而心理学和各种研究证明,人性中最根本的渴望就是被认可。为什么不试着去发现每位员工的优势、努力、点滴进步,并将这种认可有效地表达出来,进而营造一种团队内的欣赏和认可文化?\n\n

  \n基于“相信”的管理\n

  \n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翰 海里威尔和黄海芳曾研究了信任、薪酬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结论证实:“信任是管理中最值得思考的部分。”如何创造一种环境,使团队能够更加自由地去思考“如何做”,而非局限于“做什么”。传统管理方式是由上而下地制定规则和标准,然而这个“标准”是否真适合企业发展方向?其实没有肯定的答案。\n

  \n与其煞费苦心地制定标准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倒不如干脆把标准的制定权下放到员工那里。员工每天的工作都会与另外的伙伴发生联系,员工行为对别人产生多大价值,不是由员工自己决定的的,也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更多取决于伙伴的感受与评估。基于此,当管理者真正相信员工的智慧、相信员工的判断时,就能真正实现从被动管理到全员的主动管理。此时再辅以基于“相信”的环境管理工具,就能较好地适应新时代。\n

  \n而在众多环境管理的工具之中,希尔咨询开发的“使能WEB 2.0式加水系统”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工具。

更多相关信息
热点资讯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服务声明 | 汇款方式 | 留言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新华船舶猎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13065157号
企业招聘热线:0755-86381010 微信/QQ:10807832 邮箱:mr.yu@vip.163.com
未经 新华船舶猎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