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与离职率齐涨,企业在中国管理员工所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14-07-04 来源 -
\n

  最近公布的公司年报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资迅猛增长。据《深圳日报》报道,去年,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平安的高管薪资总额为2.82亿元(约合4000万美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1.47%,上涨幅度高达122%。平安去年的净利润上升了140%。2007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总裁兼CFO张子欣、CEO梁家驹的税后年度收入均在2500万元以上。\n\n\n

  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上涨,只是没有那么快。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96元(约合1970美元),比上年增长17.2%,是近六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照此速度,四到五年后中国城市居民的工资水平将翻一番。\n\n\n

  跨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咨询(Hewitt Associates)在去年针对主要是上海地区的外资企业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发布了“2007上海全面薪酬福利评估报告”(Shanghai Local Compensation & Benefits Total Compensation Measurement Report)。报告表明,2007年上海非制造业的经理级员工薪资上涨9.6%,主管/资深员工9.1%,而2006年的数字分别是8.2%与8.1%。2007年专业人才薪资增长了9.0%,而2006年则是8.1%。\n\n\n

  从报告中还可以得知,长三角地区的二级城市的薪酬涨幅较大,上海制造类企业员工薪酬的增长率是8.5%,苏州8.8%,无锡9.2%,常州10.2%。\n\n\n

  内因与外因\n\n\n

  翰威特的大中华区薪酬评估咨询业务总监宋显军先生接受了沃顿知识在线的采访。他指出,接受翰威特研究的在华企业2007年的平均薪酬涨幅为8.7%。翰威特去年还做过一个小型调研,询问公司是如何应对中国不断上涨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结果300多家受访公司中有半数称,他们在编制2008年预算时已经把这个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宋说,“我们原先预测今年的薪资涨幅是8.8%,但现在可能要调高至9.5%。”\n\n\n

  他表示,企业的整体薪酬结构主要取决于内外两大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市场薪酬水平、行业薪酬水平(比如竞争对手薪酬水平)、国内GDP和CPI指数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等,内部因素有公司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等。至于公司内部如何分配薪酬,翰威特的另外一份调研显示,94%的受访公司采用的是浮动式薪酬方案,这种方案大都包括“个人业绩奖励”和“特别成绩奖励。”等设计。\n\n\n

  一家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他所在公司的薪酬涨幅紧跟其它属于500强中同一梯队公司的水平。他说,“假如我们公司的薪资高于市场水平,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就会承受巨大压力。而且据我观察,即使你的薪资高于平均水平,你的员工离职率也不一定会下降。但如果你的薪酬涨幅比市场水平低,哪怕只低几个百分点,你的离职率也会上升,而且最先离开的还是那些表现最出色的人才。”\n\n\n

  另一位服务于一家外资船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我们公司的薪酬体系由三大因素决定:个人业绩、职位重要程度(由保密的内部评级制度评定)以及市场平均水平。总体而言,今年的预算已经包括薪资的全面调整。但是不论外部环境有何变化,我们还是会在薪酬方面保持稳定增长,譬如说把增长率稳定在7%至12%。员工薪资涨幅超过20%将是十分罕见的。但为了应对中国不断上涨的CPI,我认为给予当地员工的福利水平仍然有调整的空间。”\n\n\n

  他补充道,“外部变量并不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主要看重的是公司业绩与个人业绩的增长。平均来说,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会有70%至80%的员工薪酬得到提高。”\n\n\n

  宋显军承认,薪资涨幅随公司内部级别不同而有所差别。他说,“我们的研究显示,级别越高,薪酬涨得越快。”上述翰威特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三年来上海制造类企业高管的薪资平均涨幅已达54.5%,而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只增长了14.1%。\n\n\n

  另外他还指出,多年来上海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水平一直未见上扬,稳定在3000多元(合428美元)/月左右,当然,有些国内顶尖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有机会拿到5000(合415美元)至7000元(1000美元)的月薪。对于毕业生起薪水平不变的原因,宋分析道,可能是因为人才供给过剩,每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人数实在太多,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还不具备公司所需要的技能。\n\n\n

  行业之间亦有区别。他说道,去年中国薪酬增长最快的行业是基金行业,催生这股上涨潮流的应该是去年强劲的市场表现以及金融业的快速扩张。\n\n\n

  与薪酬齐头攀升的离职率\n\n\n

  中国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致使企业盈利的难度加大。但即使公司不断提高薪资与福利待遇,似乎仍然无法降低员工离职率。翰威特的研究显示,国内多数行业的离职率仍在上升。受访公司的平均离职率从2001年的8.3%上升至2007年的14.7%。\n\n\n

  宋显军指出,这个数字在近年来持续攀升,而且某些城市和某些行业的离职率比这个数字还要高。他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人才供求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更多相关信息
热点资讯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服务声明 | 汇款方式 | 留言建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 新华船舶猎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13065157号
企业招聘热线:0755-86381010 微信/QQ:10807832 邮箱:mr.yu@vip.163.com
未经 新华船舶猎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